一.实验室操作与设备安全指南
1.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2.BSL - 4生物安全等级的实验室对人员防护要求最高。
3.需要经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范围有进入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所有学生、博士后、教职工、外协人员。
4.在实验室安全用电中,红色电线颜色代表火线。
5.四级(一般危险等级)实验室日常检查的频次为每周一次。
6.对于实验室中的易燃液体,储存时低温、密封容器条件最为合适。
7.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中,“其他类”实验室的主要危险源为:用电设备。
8.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失火罪。
9.当实验室发生小型电气火灾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0.防毒面具对于防止吸入有毒化学气体最有效。
11.实验大楼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向外开启
12.在处理生物安全相关实验时,实验人员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关闭所有仪器、对实验室进行消毒、脱下个人防护装备并妥善处理。
13.实验室废弃物中,废弃的X光片属于放射性废弃物。
14.扑救烟灰缸里的杂物、废纸篓里的废纸片等初起小火时,不可以用手拍灭。
15.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16.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宜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
17.发生电器着火应保障安全情况下先关掉电源,然后灭火
18.烟头的中心温度大概是700-800℃。
19.实验室常用气瓶保存应按气体特性并保持安全距离。
20.民用照明电路电压是交流电压220伏。
21.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22.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操作时应拉下玻璃挡板。
23.实验室安全标识中,圆形带红斜杠的标识表示禁止。
24.雷电由于瞬间的强大电流释放巨大能量,不仅会伤及人员,还会损坏设备,甚至引起火灾。室内防止雷电灾害的最主要措施是在较高建筑的顶端及露天的配电设施要装避雷装置。
25.三孔插座中右下孔是火线。
26.对于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不应随意借用给其他实验室。
27.不适合使用金属梯子的是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
28.发现高压电线落地立即用干木棍支起来做法错误。
29.灭火方法中,对电器着火不适用的是用水灭火。
二.实验室环境与个人防护常识
1.一般有机物着火时不可以用水扑救,因为有机物与水可以互溶。
2.消防队在扑救火灾时,有权根据灭火的需要,拆除或者破损临近火灾现场的建筑。
3.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不当,可能或造成冻伤。
4.创造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不仅仅是实验工作人员的责任。
5.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应是对地绝缘的,线路应是对地绝缘良好。
6.遇到停电停水等情况,实验室人员必须检查电源和水源是否关闭,避免重新来电来水时发生相关安全事故。
7.不得在冰箱、烘箱等加热、产热设备附近放置纸板、化学试剂、气体钢瓶等物品。
8.重复接地是指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连接,其安全作用是: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减轻零线断线时的触电危险;缩短碰壳或接地短路持续时间;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等。
9.易于弄湿实验室地板的实验,不可以在不影响他人实验及损坏设备的情况下,在实验室内自由进行。
10.实验完成后,实验室卫生的清理工作必须由实验的学生负责整理清洁。
11. 实验室不可以使用破损的插线板。
12. 不是所有的实验室化学品都能用水来灭火。
13.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实验结束后需要进行消毒后离开。
14. 实验室的一般废弃物不可以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15. 对于实验室中的过期化学品,不可自行进行无害化处理。
16. 在实验室中不可以在消防通道放置一些不常用的实验设备。
17. 不仅需要穿戴实验服,还需再佩戴其他防护装备。
18.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以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空气质量。
19. 在处理实验室化学品时,不可以凭经验随意混合两种化学品。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t1zVLFFa-Ru6POFPgJuiQ)